拉脫維亞分享14-- Renda 教區禮拜堂
Renda 教區禮拜堂(3751-53)位在拉脫維亞-農民生活露天博物館(3750)裡面..這間教堂最初建造於1704 – 1705年間的木造小教堂,是拉脫維亞Kuldiga省Renda教區禮拜堂,屬於路得教派。
禮拜堂內部的設計,包括木質的雕刻和用繪畫裝飾的天花板,都是典型的18世紀風格,現在每個星期天仍會舉行禮拜或是教區村民的婚禮、嬰兒受洗等儀式,禮拜堂同時也是教區內的訊息發布中心,像勞動服務、繳稅通知和罰金消息等,都會在這裡張貼布告。
禮拜堂1935年起開放作為展覽館,內部有六個區:前廳、中殿、3間供神職人員或典禮來賓祈禱或休息的小房間、和一個可作鐘樓使用的穿廊。
我們參觀的同時間. 剛好有ㄧ個家族(3755-69)為家族的新成員(3761).舉行盛大的-受洗儀式.. 我門也感受到這份喜樂.. 之後我們就進入教堂內參觀拍照(3770-84). 教堂門外有ㄧ根-示眾桿(3785). 是古時候對犯罪的人精神凌遲.. 當然要勞駕我門領隊(3788)來示範喔..
在門口有一座先民紀念雕像(3792-95),當地導遊解釋說. 這位雕像的人士並不是一位特定的名人,而是追念曾在這塊土地上共同生活過,為保護和延續這塊土地而有所奉獻,甚至在必要時不得不犠牲生命的所有祖先們.. 雕像的裝束可能比較接近利沃尼亞族的傳統裝扮,因為有一段時期,利沃尼亞民族是這個地區人口的大部份.. 但是. 由於此處離波羅的海很近,地勢又高,屬於戰略上的有利位置,就是屬於我們歷史老師常說的「地勢險要,兵家必爭」之地.. 芬蘭人來過又被趕走,十字軍,德國人,俄羅斯人和荷蘭人也都來過又撤出,每一次的進出,土地和居民就要經歷一次浩刼.. 當然. 其中也不乏不想回去,或是. 根本回不去的兵卒被留下來,成為這塊土地的一分子.. 然後,不論是服裝穿著或是文化習俗,就有了交流,這才成就了現在拉脫維亞.. 這座雕像反正就是拉脫維亞的祖先之一,到底屬於那一族人,好像也沒人認真去研究過…
此外. 這次旅行團員共有3位壽星耶. 旅行社非常貼心的在木造大餐廳幫我們辦慶生會(3797-99),還準備了2個大蛋糕耶.. 最後. 在餐廳時無意間翻到一份舊報紙(真的很舊)剛好介紹-採集波羅的海琥珀(3800),好像一點都不浪漫,跟我們台灣-海裡撈鰻魚苗有點相似. 真的很辛苦耶…黃智琴 (2008年)
參考資料http://www.peopleandplaces.us/ge5/oa05.jpg
http://www.peopleandplaces.us/ge5/oa03.jpg
http://www.peopleandplaces.us/ge5/oa04.jpg
歡迎推薦PINTEK產品
高壓測試棒(High Voltage Probe)
差動測試棒(Differential Probe)